2024年2月,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《国家癌症中心杂志》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本土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调查报告,数据显示,约新发482.47万癌症病例,死亡病例约257.42万,我国每天有超1万人确诊癌症, 平均每日死于癌症的患者有6000多人。
目前,有关肿瘤转移的成因说法繁多,但治疗手段有限。据统计,60%以上的肿瘤患者于初次就诊时已发现有转移,因此恶性肿瘤的治愈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。
从临床来讲,要判断一个病人是否得了肿瘤,我们会通过抽血进行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,包括AFP、CEA、CA199等。但由于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分泌的物质,往往在查出肿标升高时,已经是恶性肿瘤中晚期,非常遗憾。而传统影像,不仅在实体肿瘤形成前难以发现,而且做大剂量CT和PET/CT还会增加患癌风险。
CTC即“循环肿瘤细胞(Circulating Tumor Cell,CTC)”,是由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肿瘤细胞。目前,CTC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已经成为很多健康人群的体检首选,该检测方法通过抽一小管外周血,就能检测到肿瘤细胞,能直接反映肿瘤负荷,且安全、精准度高、无副作用。
其中,天烁生物自主研发的第三代CTC精准检测技术,其CTC捕获效率、产物纯度、检测准确率、稳定性等核心技术指标均位居行业前列。

医师报业近期也刊出《液体活检为肿瘤治疗量体裁衣》整版报道,权威专家不仅高度认可CTC检测对于在临床上判断患者的肿瘤恶性程度、治疗反应性、预期生存时间等有着重要意义,而且还专门点评了天烁生物第三代CTC检测技术加入了人工智能的判读技术,这将CTC检测的准确度提高到85%以上,不仅能够比传统影像学提前3-10个月发现恶性肿瘤,而且安全无创。
浙江老年健康报也开设《领先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科普专栏》,连续报道了“CTC循环肿瘤细胞”对早发现肿瘤细胞的优势,以及对已经患癌的患者在治疗中、治疗后的监测、疗效评估等重大意义。


《医师报》、《浙江老年报》媒体报道相继刊登后得到了很多读者朋友的关注,纷纷向报社打听到哪里能做CTC检测。
为此,天烁生物创始人张磊博士表示, CTC检测服务的过程也十分便捷,只需到指定医疗机构,或由护士上门抽取7.5ml外周血,检测工作人员完成检测服务,出具报告,专人解读即可。
天烁生物第三代CTC精准检测技术不仅能用于已确诊癌症患者的精准治疗和病情监控、疗效评估,还可通过捕捉检测外周血中存在的微量CTC、监测CTC的分子表型和数量变化趋势,辅助临床医生在癌症发生的早期阶段为患者确定病变性质。为癌症早发现、早治疗提供一种精准、安全、便捷的检测手段。
尤其对于肿瘤高危人群,建议定期做CTC检测,从而达到实时监控目的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