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,尤其在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。早期诊断困难,多数患者初诊时已是晚期。液体活检技术,特别是循环肿瘤细胞(CTC)检测,因其标本采集简单、可重复性高和微创性,成为早期肺癌诊断的新希望。CTC检测在早期肺癌筛查中显示出高特异性和预测价值,法国的一项研究验证了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潜力。天烁生物通过自主研发的CTC检测技术,在灵敏度、特异性和临床应用上取得突破,致力于推动肺癌的早期诊断与防治。
目前,尽管肺癌的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,但肺癌仍然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。2020年肺癌占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的11.4%(220万),排名第二。在中国,肺癌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居恶性肿瘤首位。由于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,大多数肺癌患者在初诊时已是晚期,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,5年生存率不高。早期诊断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关键。
当下,对于肺癌的诊断方法有以下,但均有一些缺点,不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。

近年来,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,通过循环肿瘤细胞 (circulating tumor cells,CTC)的液体活检技术可以克服这些限制。 液体活检指的是通过检测人体体液样本(血液、尿液和唾液等)的生物标志物进行肿瘤分析的诊断技术,与其他肺癌筛查方法相比,具有标本采集简单、可重复性高、微创性等优点,可用于肺癌的精确治疗、预后评估和疗效监测。

CTC由 Ashworth于1869年首次报道。CTC是从原发灶、 转移灶或手术部位脱落并进入外周血液的肿瘤细胞,在外周血液中发生凋亡或吞噬作用。然而,少数肿瘤细胞可逃脱凋亡或吞噬作用,经历上皮间充质转化(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,EMT),从而获得更强的流动性和侵袭性,并增加黏附和穿透血管壁的能力,从而导致远处转移。研究发现,CTC在肿瘤形成早期就存在于外周血中,提示CTC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潜在价值。

法国Pasteur Hospital的一项研究更是验证了CTC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潜力。该研究发现,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,COPD)患者中检测到3% CTC病例(5/168 例)。CTC阳性患者每年进行LDCT筛查,均在CTC检测后1~4年内发现肺结节。经病理证实,肺结节的性质为恶性肿瘤。该研究表明,CTC相关的继发性肺癌的预测价值可达100%。因此,说明CTC具有高特异性,对早期肺癌筛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

CTC可以通过外周血抽取来检测,并可能显示肿瘤特征的全局特征,是早期发现和管理肺癌的有效方法。另外,CTC检测可以更好的提示肿瘤发展情况,为居民的健康守护提供更精确的治疗解决方案。
在这一领域,天烁生物凭借其自主研发的CTC检测技术,进一步推动了CTC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。这项技术不仅实现了对循环肿瘤细胞的高效捕获与精准分析,更在灵敏度、特异性及临床应用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。公司始终秉持着“科技服务健康”的理念,致力于将CTC检测技术的福祉惠及更广泛的人群,为肺癌的早期诊断与防治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天烁生物CTC检测流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