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为什么胰腺癌这么“狡猾”难以早发现?为什么死亡率这么高?
对此,医学专家解释说,由于胰腺藏于后腹膜十分隐蔽,而且胰腺癌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,经常与胃病混淆,这使得早期诊断非常困难,发现时基本是晚期,加上胰腺位于腹腔深处,手术切除难度极高,胰腺癌对传统癌症治疗方法的耐药性较强,所以治疗十分困难。
那么有没有办法能尽早发现“狡猾”的胰腺癌,以及治疗后及时监测是否会复发呢?有。液体活检技术---CTC循环肿瘤细胞检测,能够预测疾病的进展情况,对于早期发现、以及预防胰腺癌的复发至关重要。
什么是CTC?
循环肿瘤细胞(circulating tumor cells,CTC)是指从实体瘤中脱离出来并进入外周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。
CTC包含着丰富的生物学信息,通过对其免疫表型、基因组、转录组、蛋白表达、肿瘤异质性等进行分析,可以为临床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,助力肿瘤早筛、疗效评估和复发监测、预后判断、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等等。
临床研究证实,CTC检测能够早于传统影像学检测3个月以上发现肿瘤。

CTC检测
极具发展潜力的肿瘤诊断技术
CTC在1869年就有相关报道,对CTC的研究在2008年开始呈现高速增长,经历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,近几年CTC检测在肿瘤辅助诊断、监测等方面崭露头角,CTC检测的临床应用逐渐形成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,成为目前最具潜力的肿瘤无创诊断和实时检测手段之一。
CTC检测技术
可用于预测胰腺癌复发转移
一项发表于外科学杂志《Annals of Surgery》上,由约翰·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发起的名为CLUSTER临床试验中,共纳入了200名受试者(NCT02974764)。此试验目的旨在通过检测循环肿瘤细胞(CTCs)及其亚型在胰腺导管癌治疗中的变化情况,评估CTCs在患者复发转移、治疗效果中的作用。
此临床试验中,共有59例患者在1年内复发,复发组手术前CTCs各表型均比未复发组高,分别为tCTCs、eCTCs、mCTCs,同时研究人员也计算了mCTCs/eCTCs的比率,发现复发患者的术前样本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。
目前在临床上常采用CA19-19作为胰腺癌的肿瘤标志物,然而在本研究中,研究人员发现在直接手术组中CA19-19在cut-off值为178U/mL时,并不能有效预测患者1年内的复发风险。
而此项研究结果表明,在直接手术组,tCTCs、eCTCs、mCTCs与胰腺癌导管腺癌的早期复发风险密切相关,其中mCTCs最具预测能力(52%敏感性、82%特异性)。在接受新辅助治疗组也出现类似情况,三种类型的CTCs也与早期复发风险密切相关,tCTCs最具预测能力(72%敏感性、75%特异性)。
CTC变化可预测疾病复发
通过回顾分析114例患者(其中44例接受新辅助治疗),分析每个时间点(术前基线取样、术后取样或新辅助治疗前取样、术后3—6个月取样)与基线样本之间的变化。
结果显示,CTCs变化可早于影像学证据提示患者肿瘤复发,而在未复发的患者中,并未发现CTCs升高。
天烁生物自主研发第三代CTC精准检测技术
天烁生物自主研发的第三代CTC精准检测技术,其CTC捕获效率、产物纯度、检测准确率、稳定性等核心技术指标均位居行业前列。
天烁生物第三代CTC精准检测技术不仅能用于已确诊癌症患者的精准治疗和病情监控、疗效评估,还可通过捕捉检测外周血中存在的微量CTC、监测CTC的分子表型和数量变化趋势,辅助临床医生在癌症发生的早期阶段为患者确定病变性质。为癌症早发现、早治疗提供一种精准、安全、便捷的检测手段。
与此同时,天烁生物还以全球顶尖的CTC捕获技术,结合基因检测、蛋白检测等分子分型检测技术,为广大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检验领域机构持续提供优质服务,成为CTC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引领者。